未来,我国医院发展将呈现这7大趋势
智慧医院建设,是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医院,使医院智慧化,全面或局部提升医院医疗保健、教学培训、科研创新、后勤保障、运营管理和对外互联互通等方面的能力。
在人工智能等智慧医院相关技术发展牵引力、医院智慧化建设需求驱动力和智慧医院建设政策推动力的合力下,智慧医院建设将不可逆转的快速向前发展,并不断对医疗流程和诊疗模式带来冲击解构与创新重构,甚至对医院运营管理与医院建筑模式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本篇,笔者对智慧医院正在发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7大分析。诊前智慧服务快速发展
“看病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医疗供需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所致,一方面患者不了解自己得了哪方面的疾病,不知道应该去哪个医院看最恰当,另一方面医院也不知道某天某专业会有多少病人,不能准确安排恰当的医疗资源。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不准确。
随着智慧医院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咨询问诊平台、医疗GPT、智慧城市预约挂号平台等各种诊前智慧服务会得到快速发展,患者将借助诊前智慧服务,初步了解自我的疾病信息和辅助选择恰当的就诊医疗资源,减少“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医院和医生也可以通过智慧化的诊前服务了解患者就医需求。医疗供需信息的对称、透明和精准化,将会极大提升医生、医院和整个医疗系统的效率,缓解“看病难”问题。
远程医疗服务广泛发展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后,互联网+医疗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医疗服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互联网医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移动通信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互联网门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含影像、超声、核医学、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诊断、远程监护(家庭病房)、远程会诊(包括MDT)、远程门诊、远程病例讨论等远程医疗服务模式会得到广泛发展,很大一部分患者将会在家里、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就得到国家、省、市医学中心专家的远程诊疗服务,可以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提供就近或上门检验标本采集服务,通过快递或无人机将标本运送到医院检测,药品可以由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发药或由快递配送上门。
未来,除了非去医院就医不可的患者,如危急重症、需要大型设备诊疗、住院诊疗、手术治疗等,普通的患者都有可能不需要亲自去医院就医。精准预约诊疗服务优化发展
早在2010年,笔者在负责南山区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建设的时候,就突破重重困难,在深圳最早推进全院实施精准预约诊疗服务,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较大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水平。
随着诊前智慧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部分普通门诊患者分流,将推动医院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移动通信等技术,提供越来越优化、便捷、高效的精准预约诊疗服务,以及预约预留停车位、精准院内导航和导诊等配套精准服务,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更多具有人文关怀的精准诊疗服务模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医疗服务流程智慧化重构
随着智慧医院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门诊就医流程必然会不断的结构,未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大模型、云、区块链、物联网和5G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支持下,必然会推动医疗服务流程智慧化重构。未来的国家和区域医学中心的普通门诊在远程医疗和分级诊疗的分流下可能会慢慢的萎缩,会越来越聚焦于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的专家门诊和多学科会诊。
专家门诊和多学科会诊,会慢慢实现精准预约就诊,诊前可能通过远程门诊或互联网门,以及预约检查等方式,提前做好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所需的医技检查,然后精准预约就诊具体的专家、时间和诊室地点,甚至预约好具体的停车位,可以准时到指定的诊室就诊,并且在诊室所在区域完成一站式的诊断和治疗服务,处方可以通过自动发药机配药后,通过智慧物流或社会物流送到患者手上,药师可以通过视频远程指导用药,患者将不需要在医院内反复多次候诊、排队、奔走,复诊大部分可以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通过远程诊疗模式完成,付费可以实现线上或自助无现金支付。
大型设备检查和日间手术等也会实现精准预约诊疗。入出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 “一站式”服务和床边化服务。
急救服务智慧化
通过智慧医院与智慧城市定位、交通、监控的互联互通,通过物联网和5G网络及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将可以实现院前医疗急救调度智慧化精准化,提高院前医疗急救的能力。将可以快速精准定位呼救地点,并通过人工智能实现精准调度能最快到达的急救单元(救护车),引导以最快捷的路线,最短时间内到底呼救地点。
在急救单元达到前,救急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手机、可穿戴健康设备等了解患者情况并指导患者自救或周围的人员给予初步救治。通过物联网和移动通信,可以实现院前院内信息实时交互,抢救流程无缝衔接,打通救护车与导管室、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的抢救绿色通道,提高急诊急救服务效率。医院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急诊患者智慧化分级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多学科联合救治机制,提高急诊急救质量。
诊后服务与健康管理智慧化
通过智慧医院建设,构建国家、省、市医学中心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及社区医院的远程医疗系统,支撑医学中心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体系,可以通过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等方式,为患者就近提供诊后管理、随访、康复等连续医疗服务。
通过智慧医院建设,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存储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可以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健康管理服务,可以监测身体健康指标,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发现异常趋势,提前发出健康预警和健康指导意见,预防疾病发生。
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后勤和管理智慧化
在智慧医院技术发展引领和智慧医院建设需求驱动的合力下推动下,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后勤和管理等各方面都会逐步迈向智慧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存储和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将被广泛、深度应用于医院医疗、教学培训、科研、后勤和管理等方方面面,并对之进行赋能。
在医疗方面,人工智能将替代或辅助减轻医护技术人员部分繁复的工作,如病案书写等;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能病理诊断等将帮助医护人员提升诊疗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创新医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创新的大量医疗装备,如各类手术机器人、智慧放疗系统等将会不断应用到医院,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好体验的医疗健康服务。
医疗大模型、人工智能模拟仿真临床教学培训、数字化手术室等将赋能提升医院教学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临床医疗大数据、医学与技术融合等将为医学创新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智慧供应链、智慧仓储和物流系统、智慧后勤运维管理平台、各种机器人、智能安防等极大提升医院后勤保障智慧化水平,人工智能医院管理大模型、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等将极大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
来源:筑医台资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1